釜山的四季,总以分明的笔触,在山与海之间写下各自的注脚。当夏日最后的溽热悄然退场,某个清晨,一缕带着不容置疑凉意的风成了秋天的信使。它穿过街巷,掠过海面,山峦便似乎接收到了讯号,率先在绿幕上泼洒出第一抹金黄与赭红。就这样,从一片叶子的变色开始,秋天正式抵达了这座山海之城。伴随清晨的一缕阳光,我开启了今日的踏秋旅程。
(图片来源:釜山旅游档案)
11月的风,带着一点凉意,穿过东莱的街巷。地铁四号线“충렬사站”3号出口外,银杏叶随风飘落,像一封被时间慢慢展开的信。我顺着斜坡往山脚走去,抬头望见那座古老的木门——“忠烈祠(충렬사)”。这里,不仅仅是一处静默的祠堂,更是承载着四百多年历史的精神地标。
忠烈祠建在东莱区安乐洞的山脚下,背山而坐,面向缓缓的坡地。从外门到本殿,层层递进的空间结构让人不自觉地放慢脚步——红漆木门、青瓦屋顶、灰白石阶与厚重的木柱交织成一幅宁静的画。进入正门后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开阔的前庭。庭中央的古松枝叶繁茂,松针落在青石上,散发出淡淡的木香。这条通往本殿的路,就像一场从尘世到记忆的旅程。
忠烈祠的历史,要从1592年的壬辰倭乱说起。那一年,东莱府使宋象贤(송상현)率兵迎战来犯的日本军。城破之际,他拒绝投降,以身殉国。战火熄灭后的1605年(宣祖38年),时任东莱府使尹暄(윤훤)为了纪念这位忠臣,在东莱邑城南门内建起了“宋公祠(송공사)”,并每年举行祭祀。这便是今日忠烈祠的前身。1624年(仁祖2年),宣慰使李敏求(이민구)上奏朝廷,请求为宋象贤赐额“忠烈”,从此“宋公祠”正式更名为“忠烈祠(충렬사)”。几十年后,1652年(孝宗3年),东莱府使尹文擧(윤문거)觉得原址狭小、喧闹,便迁建至如今的安乐洞山下,并增建讲堂与东西斋,使其兼具祭祀与讲学之功能,被称为安乐书院(안락서원)。
(图片来源:釜山旅游档案)
随着岁月流转,这座祠堂的记忆也不断扩展。1709年(肃宗35年),人们又在旧址上为与宋象贤同殉的赵英圭(조영규)、卢盖邦(노개방)等建起别祠。1736年,他们的位牌被一同迎入忠烈祠,1772年又新增了尹兴信(윤흥신)等英烈。到18世纪后期,这里不仅供奉三位忠臣,还奉祀五位孝烈之人。因此,兴宣大院君下令全国“废书院”时,忠烈祠因其“忠烈兼具”的意义而幸免于难。它成了东莱乃至整个釜山少有的仍然保留原貌的祭祀空间。
进入日本殖民时期,忠烈祠成为激发民族精神的象征,祭祀活动屡遭干扰。直到1976年至1978年,地方人士才发起大规模整修工程,重建殿宇。此后,几次扩充祭祀名单,新增壬辰倭乱中牺牲或立功的将士。如今的忠烈祠占地25,600坪,共有15栋建筑,供奉93位英烈。每年5月25日,釜山市民仍会在此举行庄严的祭祀。香烟袅袅中,那段尘封的历史又被轻轻唤醒。
沿着侧路走去,可以看到东斋与西斋两栋平房式建筑。这是当年为传承学问与忠义精神而建的讲学空间,称为“安乐书院(안락서원)”。木柱低矮,屋顶覆着灰瓦,窗棂透进柔光。几张古旧的木桌仍摆放其中,仿佛学生们随时会从院外走入,执笔在竹纸上写下“忠”“烈”两个字。风一吹,窗棂微响,带着几片枫叶缓缓落在桌面。那一刻,历史不再是尘封的文字,而是眼前流动的空气。
我在殿前的石阶上伫立良久。风自远山而来,拂过松林,引得松针簌簌低语。青瓦屋顶上泛着一层浅金色的流光,银杏叶打着旋儿悠悠飘落,轻轻覆在香案边。忠烈祠的秋日,庄重中自有温柔。那些烈士的名字镌刻于石碑,却不觉冷硬,反倒像一首古老的诗,被山风一遍遍诵读。也许纪念的意义,正在于此——让我们铭记,在岁月静好的底处,曾有人以热血与信念,守护过这一方山河。
忠烈祠
- 地址:釜山广域市东莱区安乐洞 忠烈大路 347号
- 交通:地铁4号线“忠烈祠站”下车,步行约10分钟
- 费用:免费
- 开放时间:全年无休
- 特别提示:每年5月25日举行“忠烈祠大祭”,可提前关注釜山文化财官网
从忠烈祠出来时,衣袖间还隐约萦绕着院里松树的清冽气息。我在祠门外一条安静的小巷里找了家简朴的食堂坐下用餐。窗外银杏正一片片地落,街角的小猫在阳光里蜷成一团打盹,整个午后被笼在一片祥和的宁静里。
吃过午饭,我沿着温泉场的方向缓步而行。此行的目的地,是那位对甜点极为挑剔的朋友反复推荐的칙투칙 (Cheek to Cheek)——她曾说,这不仅是釜山最值得专程拜访的甜点店,其建筑本身,也是一座荣获“东莱建筑文化奖”的雅致空间。从忠烈祠漫步而去,大约步行15分钟。秋风拂过,沿途树影摇曳,落叶在脚边打着旋儿。一条原本寻常的社区小路,因这满溢的秋意,而被渲染得格外有意境。
咖啡馆藏在安乐洞一条小街内,门前的院落花草丛生。白色的木门,浅绿色的窗框,在午后光照下泛出柔和明亮的色泽。推门进去,咖啡香与甜点的气息迎面而来,交织成一股令人不自觉松弛下来的暖意。当我看见那幢被花草簇拥的白色小屋时,心里只有一个念头——“原来你藏在这儿。”
从门口到玄关,花盆栽种着各样植物,空气中浮动着隐约花香。推门进去的刹那,咖啡香与烘烤的甜香温柔包裹而来,那气味不浓不腻,甜得恰到好处。
柜台里陈列着当季的南瓜艾克莱尔与蒙布朗塔。我点了一杯拿铁、一份栗子蛋糕,选了靠窗的座位坐下。阳光透过玻璃斜斜照进室内,在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叶影,轻轻摇曳,仿佛时间本身也有了温度。
曾听朋友说,这儿是由留学英国学甜点的妹妹,与从事花艺的姐姐一同经营的。他们选用上好的材料,做季节限定的甜点,希望这里成为一个能与所珍视的人共度的温柔角落。
一楼是甜品柜与点单区。我站在柜前,几乎眼花——蒙布朗、覆盆子塔、南瓜艾克莱尔……每一件都美得像艺术品,让人不忍下手。我克制着贪心的念头,只选了一块栗子风味的蛋糕和一杯拿铁。当第一口蛋糕在口中化开,轻盈的乳香与温柔的甜意缓缓漫开。那种幸福感,是会让嘴角不自觉上扬的。我不由在心里轻叹:这么美好的地方,我怎么现在才遇见。
Cheek to cheek的内部空间延续了小屋外观的温柔气质,白色墙面与浅棕色的木质桌椅彼此呼应,绿植恰到好处地点缀其间,勾勒出清新自然的基调。阳光从宽大的窗户缓缓漫入,木质地板的纹理在光照下泛着温润的光泽。墙上悬挂着简约的插花作品与手写文字,传递着店家的美学语言。
空气中流淌着轻柔的爵士乐,那略带噪点的老唱片音质,恍若将人带往某个伦敦的秋日午后。这是一种不张扬的优雅——没有冗余的装饰,却处处藏着细腻的考量。在这样的空间里,时间仿佛被拉长、放慢,连咖啡的香气都似乎随着旋律,在光线中悠悠摇曳。
窗外的银杏叶在风中轻轻摇晃,阳光透过窗户,落在木桌上,光影斑驳,时间仿佛也放慢了脚步。室内安静,几位客人低声交谈,有人拍照,有人发呆。一切都安宁得刚刚好。
从忠烈祠的庄重沉静,到cheek to cheek的香气与甜意,这一段短短的路,仿佛是从历史的层叠中,走进了生活的温度里。釜山的秋天,山海固然辽阔,但最让我留恋的,却是这些细微而真实的片刻——在一座祠前的心生肃穆,在一杯咖啡里尝到的温柔,在风与光、叶与香交织的某个瞬间,你忽然明白:生活本身,就是最动人的风景。
Cheek to cheek
- 地址:釜山广域市东莱区温泉场路441璠街17号
- 交通:地铁4号线安乐站下车,步行约10分钟
- 费用:人均80元
- 营业时间:周一休息 营业时间12:00 - 19:00
从忠烈祠到cheek to cheek,我在东莱的午后度过了一个极其温柔的时光。吃完那一口甜点、听完最后一首爵士乐,我从木门走出时,阳光正斜斜地落在街上,空气里弥漫着咖啡香与花香混合的味道。就在那一刻,一个念头悄然浮现:我想去看看这座城市更日常、更蓬勃的一面。于是抬手招来出租车,目的地是北区的龟浦市场(구포시장)。不过二十分钟车程,窗外的风景已从温泉场的宁静雅致,切换至市井的喧嚣扑面。方才还沉浸在精致的甜点与音乐里,转眼便仿佛一脚踏入了生活真正跳动的心脏。
空气中混杂着炸鱼糕的焦香、干鱼的咸腥、辣椒粉的辛烈与热油的滚烫——一种名为“生活”的气息,不由分说地扑面而来。街口处,龟浦市场的门庭赫然在目。门口的牌匾上写着: “情이 있는 구포시장”——“充满人情味的龟浦市场”。卖菜的阿姨声音清亮地招徕顾客,一旁的炸物摊上,金黄的油花正滋滋作响地翻腾。这里不愧是釜山北部最富盛名的传统市场之一,其历史渊源,甚至可追溯至朝鲜后期。彼时,它作为倚靠洛东江的三大渡口之一,曾见证无数商旅与货物在此集散、流转。昔日江上往来的人流与货船,如今已化作了街巷间的行人与他们各自的故事。
1930年代,随着洛东江堤坝如手臂般合拢,旧日的集市迁至如今的位置,在1973年4月10日正式获名“龟浦市场”,自此将根须深深扎入这片街巷。数百年来,商贩的吆喝与顾客的还价声在此起落,摊位几经更迭,叫卖的语调里却始终藏着一方水土养育的温热。历史的脉络在这里从未中断。2002年,一场“龟浦场3·1万岁运动再现庆典”在此举行,将往昔的记忆与当下的烟火紧密相连。或许正因如此,市场的门楣上才郑重地刻下那句“情이 있는”——它所昭示的,并非对往昔的简单怀旧,而是一种在日复一日的交易与寒暄中,依然鲜活跳动的人情。
走进市场,眼前的景象仿佛被秋日亲手染上了颜色。摊位上是满溢的当季果实——红艳的苹果、金黄的梨、橘红的柿子、饱满的蜜柑,它们不像商品,倒像是秋天为自己布置的一幅静物画,浓郁的色彩令人不由得停下脚步。不远处,白菜摊前正是一片繁忙。有人俯身挑拣带着露水的新鲜白菜,有人推着小车来回搬运盐袋。空气里飘着清脆的菜香,隐约夹杂着一丝辛辣——原来又到了釜山人腌制泡菜的季节。在这片喧腾之中,我感受到一种属于生活本身的热闹:那是冬天来临之前,人们为日子做准备的节奏,踏实、饱满,充满安心的温度。市场的节奏始终不快。老人们慢悠悠地挑选着水果,孩子拉着母亲的手奔向糖饼摊,小贩带着笑意招呼客人,声音与笑容在空气里轻轻碰撞。我也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,像是怕惊扰了这一季独有的质朴。
穿过喧嚷人潮,一缕熟悉的香气悄然牵引——是面条在滚烫高汤中起伏的暖意。我随着那气息走去,在市场深处遇见一家招牌已显斑驳的面馆---이원화 구포국수(李元华面条)。点了一碗最朴素的清汤面(따신국시)。清汤上浮着细嫩的鸡蛋丝与点点翠绿韭菜叶,汤底入口温润,面条柔韧有劲。那是一种安静的味道,不依赖浓烈调料,也无多余修饰,只在麦香、江风与火候之间,寻得恰好的平衡。
关于龟浦面,有人说它的滋味里藏着风的记忆。在洛东江畔,秋风携着微咸的水汽,轻轻拂过一排排竹竿,上头悬挂着细长的面条——那便是最早的“龟浦国市”模样。在机械干燥尚未普及的年代,龟浦人依靠阳光与江风自然晾干面条。空气中交融的江水与海风盐分,为面条悄然染上一抹天然的咸味。因此即便只用清水煮制,入口也毫不寡淡。这便是“龟浦面”独特的底色。
洛东江流域昼夜温差显著、光照充足,再配合溪谷的清冽水质,使这里成为得天独厚的制面之乡。面条在风中微微卷曲,色泽淡黄如秋日麦穗,指尖触碰时能感受到那份特有的韧劲——那不是机器的生硬,也非粉糊的软塌,而是人手揉搓留下的、带着温度的印记。
面馆老板与我聊起,龟浦的面条产业真正兴起于1940年代。随着铁路开通,北方面粉得以南运,남선곡산成为首家引入现代化制面设备的工厂。战后难民聚集的釜山,将“面”视为既经济又饱腹的主食,龟浦的面厂也因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五六十年代,“거북제면소”“김봉옥제면소”“구일제면”等工坊相继创立。细长的面条从机器中缓缓吐出,悬挂于竹竿之上,如一道道被捕捉的秋日光线。那时的龟浦,几乎家家户户都与面结缘:揉面、晾晒、装袋、贴标……面不再只是食物,更成为整个社区共同的生活节拍。
龟浦面不仅是“干面”的称谓,也指代用这种面煮成的一碗热汤面。传统汤底多以沙丁鱼与鳀鱼慢火细熬,色泽清亮,底蕴却深厚鲜美。配料简单:韭菜、蛋丝、海苔碎、几片黄萝卜。没有繁复装点,却恰如其分地映照出釜山的性格——咸中回甘,柔中带刚。吃着面,想起老一辈常说的:“구포국시는 사람의 손맛이야(龟浦面条的味道,是人的手艺)。”这碗面里有风、有水、有麦香,更有一段静静流淌的岁月。
如今的龟浦国市虽不复往日鼎盛,但仍有几家老厂默默守护着这份手艺。他们依然坚持自然风干,拒绝速成之法,只为留住那一缕“江风的味道”。正因如此,即便时代流转,这一碗简朴的汤面,仍能让人品出家的暖意,与生活本真的柔韧。
李元华龟浦面条
- 地址:釜山广域市北区龟浦市场1街6号
- 交通:地铁2.3号线德川站下车,3号出口步行约5分钟
- 费用:人均35元
- 营业时间:周一休息 营业时间9:00-18:30
离开龟浦市场时,夕阳已经低垂。 我没有立刻回家,而是坐车去到了洛东江边的大渚生态公园。这座被釜山人亲切称为“城市绿洲”的公园,将为我这一日的秋日漫游,轻轻画上句点。
大渚生态公园坐落于釜山北部的江西区大渚洞,沿洛东江舒展延伸,是这座城市规模最大的生态湿地公园之一。园区总面积逾220万平方米,以湿地保护为核心,融合生态体验与休闲观光功能,成为一座向所有人敞开的自然课堂与心灵憩所。这片土地最初由洛东江汛期冲积而成,曾是一片随江水涨落而呼吸的河漫滩。为守护这一方水源、调节区域生态,并抵御无序城市开发的侵蚀,釜山市政府于2000年代初期将此地系统规划为生态保育区。如今,这里既保留着原始的湿地肌理,又通过蜿蜒的步道、观景台、自行车道与季节性花田,构建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“城市绿洲”图景。
刚踏入公园,江风便迎面拂来,空气中浮动着芦苇的清涩与粉黛乱子草的温柔气息。远处,大片的粉黛草正随风起伏,掀起一层层粉紫色的波浪。夕阳斜照,光晕轻抚草尖,整片花海仿佛披上了一层朦胧的霞光。而在粉黛之外,成片的芦苇荡也轻轻摇曳,发出沙沙的声响,像在为秋天低语,讲述着季节流转的故事。
我总觉得,大渚生态公园有种奇妙的包容力——无论哪个季节,它总能给你一个前来的理由。
春天是明灿灿的油菜花田,夏天是翻滚的绿浪与流云,秋天属于这片粉黛与芦苇交织的温柔,而到了冬天,江边又换上成群水鸟的新羽。四季在此更迭,仿佛用不同的语言轻轻诉说:这里的风景,从不只有一种表情。
沿着小路慢慢行走,偶尔有骑行者轻快掠过。风拂过脸颊,带着微微的凉意。我转过身,望见洛东江的水面已被斜阳染成一片流动的金色。这一刻,世界安静得仿佛只剩下呼吸,只有远处的芦苇还在风中悠悠起舞。
大渚生态公园
- 地址:釜山广域市江西区大渚1洞1-5
- 交通:建议直接打出租车更方便
- 费用:免费
- 营业时间:6:00 -21:00
使用说明
地址
忠烈祠: 釜山广域市东莱区安乐洞 忠烈大路 347号
Cheek to cheek: 釜山广域市东莱区温泉场路441璠街17号
李元华龟浦面条: 釜山广域市北区龟浦市场1街6号
大渚生态公园: 釜山广域市江西区大渚1洞1-5
交通信息
忠烈祠: 地铁4号线“忠烈祠站”下车,步行约10分钟
Cheek to cheek: 地铁4号线安乐站下车,步行约10分钟
李元华龟浦面条: 地铁2.3号线德川站下车,3号出口步行约5分钟
大渚生态公园: 建议直接打出租车更方便